钜派投资谨遵基金业协会的《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私募投资基金产品。
贵机构/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请承诺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条件。
即贵司/阁下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之一:
(一)本机构净资产不低于 1000 万元;
(二)本人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不低于 300 万元或者最近三年本人个人均收入不低于50 万元。
倪建达先生接受《苏商会》专访,这位“上海爷叔”真有腔调!
近日,苏商会记者对钜派投资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倪建达先生进行了深入采访,全文如下,以飨读者。
采访钜派投资集团董事长兼CEO倪建达时,上海街头已秋意浓浓,随处皆是天然公园,银杏金黄满地,梧桐曲径通幽,在上海大学静安校区内的一栋办公楼内,我们见到了出生于江苏海门,叱咤于上海房地产界,有“上海爷叔”之美誉,风头正劲时转战钜派投资集团的风流人物——倪建达。
2015年5月18日,倪建达突然宣布辞任上海城开集团董事长,这意味着脱离体制,以及体制赋予的一切待遇与荣耀。
在35年的国企工作生涯中,倪建达曾毅然接下有20万平方米存量房,超过5亿元烂账,发不出员工工资的城开。随后,带领公司进军房地产市场、推动与上实控股重组合作……7年时间,城开从一个无人愿意接管的徐汇区下属企业变身为“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上市公司旗下子企业,倪建达的“抄底”智慧可见一斑!
倪建达的此次决定引起业界众多猜测,他本人回应,“人生是种体验,别人眼中的所谓功成名就有时候并不是你人生的所有收获。我所理解的收获是不断自我挑战,不断把自己变得丰富”。
30多年的地产故事终有谢幕,新的故事已然开始。倪建达的“重生”之路,从加入钜派开始。
老兵当新人
上午10时,在我们之前,倪建达已经接待了3批客人。“我是比较勤奋的,每天早上第一个到公司。我从来不会要求我的员工必须和我一样,但我得做好表率,并且比他们更努力。如果说我们的智商差不多,那凭什么我做CEO?因为CEO意味着更多的付出。”果敢豁达、谦逊和善、彬彬有礼、独具慧眼,在摄像机面前,倪建达从容练达。
2015年,倪建达加入钜派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动其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正如当年进入上实城开,推动其整改、上市,所有的流程在倪建达看来都驾轻就熟。
当年7月16日,钜派投资集团于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这对公司后期裂变式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从今年11月13日钜派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中可以获知,在2017年前三季度,钜派实现了净收入和净利润的快速增长,公司净收入达到人民币12.46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57.9%,归属于钜派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达到人民币3.19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速达119%,这也显示出公司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不论企业经营能力,还是业内人脉资源,倪建达均有深厚积累。他总结道,钜派充分利用了在房地产行业上的广泛资源与丰富经验,持续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房地产类固定收益产品,并稳步开发非房地产类的固定收益产品,以满足客户更加多样化的需求。2017年前三季度,钜派总募集金额达到人民币385.4亿元,同比增长25.1%。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钜派总资产管理规模达到人民币501.0亿元,同比增长70.7%。
回首投身到钜派的近3年时间里,倪建达坦言,“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钜派的小伙伴们都挺认可我的,虽然我的年龄比他们大很多,但是我们之间可以没有年龄障碍地交流,甚至聊天聊到一两点,我很开心,跟他们在一起可以让我变得更年轻。我非常乐意做一个新人,这个新人既是公司的新人,也是行业的新人,更是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新的理念而形成的新个体,只有做新人才有价值。”
实话大形势
如今,这个不断自我充实的干将,不仅在上海地产圈地位稳固,在金融圈的地位也扶摇直上,接触过他的人对他的风格评价多为外柔内刚、爱说实话、雷厉风行。在十九大闭幕以后,倪建达接受了苏商全媒体的专访,对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做出深刻剖析,对未来发展态势表示出十足的信心。
1、房地产白金十年与振兴实体经济
Q:连日来,王健林以超低价格卖掉旗下酒店和文旅项目,李嘉诚清掉了在中国境内的最后一处房产,潘石屹出清凌空SOHO,这些地产大佬的举动引起了社会各界众多猜测。有人提出房地产市场泡沫即将破裂,2018年中国经济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您对此怎么看?
倪建达:有人抛就意味着有人接,我们不过解读为大佬们抛出地产项目了,其实可以倒过来看,虽然李嘉诚把它卖掉了,但也意味着有更多的人接下来了。这也证明中国的经济还是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的,如果说中国过去十年是房地产的黄金10年,我更愿意看到的未来10年是中国房地产的白金十年。我认为房地产行业是特别有前景的,特别是十九大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意味着中央的领导都高度关注这个行业,因为这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就是未来的城市化进程,让老百姓生活地更好。怎样才能生活地更好,我认为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对于公共资源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大城市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让三四线城市平衡发展。我觉得不能做负面的解读,一个企业,一个人能不能往前走,能不能走得更好,其实就取决于你对未来的看法,当我们所有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时候,我们相信一定是未来特别美好的时候。
Q:房地产业一方面在拉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又容易受到政策风云突变的影响,是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您认为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才是最健康的状态?
倪建达:现在房地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占比有点大了,那是因为其他的经济结构正处在调整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相信未来制造业、第二产业的发展会一定程度上削弱房地产业的比例。在当下,城市化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房地产并不一定会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构成很大的挑战,因为房地产业的发展会带动大约70个产业的发展,是中国经济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房地产业虽然占比过大,但是我们可以期待在未来趋于理性的市场条件下,这个行业会越来越理性,社会会越来越理性。未来房价不会奇高无比,让我们的创业者、创业型公司面临很高的成本,因为这就像水塘一样,一开始水往低处流,到了一定程度后水会慢慢持平。
Q: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那么在实体与虚拟经济的互促发展中,该如何避免脱实向虚?以您从事的金融行业来说,您怎么看待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倪建达:不管房地产还是金融,面对越来越多的是脱实向虚的问题,我认为这跟我们的产业结构有关。政府未来会更加关注产业结构调整,比如我们做制造业、工业、服务业的,如何在未来发展中受到更多的关注,如何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让企业更加平衡地发展。钜派希望更多地把自己的投资方向放在实体上,因为金融本身并不产生价值,金融本身只能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投资越往下、越往实,金融对产业发展支持和引领的作用就会越大。
2、财富管理与企业家精神
Q:在习总书记的倡导下,“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影响着中国众多企业的布局走向,钜派投资集团作为高速发展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导下,将有哪些举措?
倪建达:钜派作为一个金融服务机构,当然会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当中,很多企业在资金、金融结构上得到了我们的帮助,放下后顾之忧,积极地走出去。当然我们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等。我们是个商业机构,就要考虑我们的投资是否是有效的,是否为“一带一路”争了光、挣了钱,所以我们更多的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评估这些项目,真正做到把政府倡导的项目往前推进。
Q:财富管理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您认为引导该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倪建达:希望政府给予我们这个行业更多的监督与管理,因为财富管理行业还面临整个诚信体系的建设,所以我们要变成令人尊敬的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钜派愿意成为这个行业的引领者。
Q:近日,第一代“浙商”教父级人物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去世,震动各界,众多企业家发文悼念。您认为这些老一辈企业家身上的哪些特质可供新一代企业家学习和弘扬?
倪建达:中国的企业家,尤其是第一代企业家,非常勤奋,敢于创新,敢于冒险,这是这个群体身上反映出来的普遍特征,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把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奋斗的目标。鲁冠球先生几乎把一生都贡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事业,我觉得这就是中国企业家的执着、勤奋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秉持这样的精神。
成绩的获得不是结局,而恰恰意味着下一段努力的开始。只有那些始终渴望向着更高层次攀登,并且愿意脚踏实地为之付出的人,才能够最大限度释放自身的潜力。倪建达在抵达房地产界高峰后转战金融领域,这一往无前的征程,成就了他有滋有味的人生。
声明:本文来源 苏商会,作者 张妙林,本文已获授权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
编辑:钜派投资集团市场品牌公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