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联储主席换届,鲍威尔连任之路再添阻力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第一任任期将于明年2月结束。目前,美国总统拜登尚未就提名人选拿定主意。通常在一届政府任期内,为了保证货币政策连续性,美国总统很少会改变美联储主席的人选(特朗普除外)。通常,美国总统会在10月末或11月初公布美联储主席人选,然而白宫对经济议程法案的高度关注导致有关美联储人选的决定不断推迟。
1 对鲍威尔不满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横跨国会两党 从最近的消息来看,不满鲍威尔连任的参议员范围正不断扩大,横跨了国会两党。
(1)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在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例行发言中大肆抨击鲍威尔。她坚称鲍威尔领导下的美联储施行宽松货币政策无异于把大企业的利益置于普通民众之上,随后还称鲍威尔是一个“危险的”人,“不能信任”、不应由他来掌管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央银行。
(2)共和党参议员里克·斯科特也站出来反对提名鲍威尔连任。
目前,鲍威尔的主要竞争对手为现任联储理事布雷纳德。布雷纳德曾于2014年被奥巴马提名为美联储理事,在此之前曾担任奥巴马政府时期的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布雷纳德是民主党人,她的货币政策立场比鲍威尔更“鸽派”,符合民主党中期选举的需要。她在就业、金融稳定、气候变化方面的主张也与民主党的理念更为契合。
因此,未来鲍威尔能否连任将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由于已经有两名偏鹰派的地方联储主席因为股票交易事件辞职,美联储内部的鹰派力量被削弱,鸽派阵营占得上风。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
1)如果鲍威尔成功连任,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反而会得到平衡。如果明年通胀居高不下,鲍威尔可能会赞同适度加息,市场也将继续围绕着美联储加息的预期进行定价。
2)但如果布雷纳德接任,美联储或将“先鸽后鹰”。短期看,鸽派势力得到增强,市场将预期更长时间的货币宽松。通胀预期将进一步抬升,实际利率与美元汇率受到压制。中期来看,美联储对通胀的容忍将加大通胀自我实现的风险,最终反过来“倒逼”美联储“急刹车”。
目前来看,鲍威尔连任的障碍来源于参议员的反对和民主党人对他的不信任。
2 对货币政策与市场的影响 中金表示,美联储人事变动将影响其内部鹰、鸽派阵营的力量对比,进而影响货币政策走向。
1)如果鲍威尔成功连任,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将相对更中性。近期鲍威尔对货币宽松的态度已有所摇摆,加上他本就有“鹰派”潜质,不排除会在通胀持续走高后赞成适度加息。从美联储9月点阵图看,当前赞成和反对2022年加息一次的官员比例为9比9,而鲍威尔本人大概率还在不赞成加息的官员之列。如果明年鲍威尔的态度由“鸽派”转向“中性”,联储加息概率将提高。
2)但如果布雷纳德接任,美联储货币政策或将“先鸽后鹰”。如果拜登提名布雷纳德替代鲍威尔,说明白宫希望看到更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布雷纳德也大概率会不负重托,坚持其“重就业、轻通胀”的观点,在就业没有进一步恢复之前秉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届时美联储可能会“一鸽到底”,在落后于曲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3 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美国财长耶伦多次在媒体上表达对“老同事、老部下”鲍威尔连任的支持态度,已经建议拜登选择一位经验丰富而且可信的人,并称鲍威尔确实做得很好,在他任期内的美国金融规则显著加强。
我们认为,如果鲍威尔成功连任,市场将继续围绕2022年美联储加息的节奏进行定价。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通胀预期或受到打压,实际利率和美元将得到支撑。
如果鲍威尔不能连任,市场将预期更长时间的货币宽松。由于当前通胀压力已经较大,市场可能会担心通胀失控风险,通胀预期将会走高,实际利率受到压制,美元汇率面临贬值压力。中期来看,如果高通胀最终自我实现,美联储被迫采取“急刹车”,美国经济与金融市场将面临较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