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长周小川说的“明斯基时刻”是什么?

2017年11月10日   来源:朝钜天下

近期,央行行长周小川频频提到“明斯基时刻”,提示经济中顺周期因素太多时,表面的繁荣可能随时出现剧烈调整,所以逆市场的宏观审慎操作对于防止风险的爆发十分必要。


那到底什么是“明斯基时刻”呢?

明斯基时刻,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明斯基提出来,指经济好的时候,投资者倾向于承担更多风险,随着投资者承受的风险水平越大直到超过收支不平衡从而引导了资产价值崩溃。最典型的就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最先由于美国居民的负债率不断提升,利率提升使得住房贷款违约越来越多引发次贷危机继而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目前,我国各部门杠杆率都处于较高水平,与澳大利亚想接近,高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其中居民杠杆率增速迅猛,根据海通证券的计算,2015年居民杠率为44%,2016年则达到了50.6%。经济学家巴曙松在去年曾指出,我国居民杠杆率偏高,房贷收入比已经逼近美国次贷危机前水平,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小觑。


现阶段,央行也在密切关注各部门杠杆率。今年以来金融部门去杠杆颇具成效,未来去杠杆工作将继续深化。结合目前我国经济也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和预期去杠杆后期会迎来货币宽松情况,将为固定收益类产品开启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