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去产能”行业盘点

2017年03月16日   来源:钜派研究院


 

“2017年中央企业要化解钢铁过剩产能595万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2473万吨。积极在有色金属、船舶制造、炼化、建材和电力等产能过剩行业开展去产能工作。”日前,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划定化解产能过剩时间表。

 

除了去年就榜上有名的钢铁和煤炭大户,今年目标下移至金属、船舶制造、炼化、建材和电力等行业,方向上来看是从上游往中游制造与加工行业转移了。

 

煤钢转到煤电

今年去产能的一大转变是从原来的“煤钢”转到“煤电”。这给今年的电价带来了遐想。去年煤钢限产落地之后钢材价格迎来一波有力上涨,今年电价能再续辉煌走势?

blob.png

事实上,对煤电去产能的理解绝不能以煤钢类推之。钢材有其固有建造需求,且是重要出口商品,而煤电的减产却是为了转型新能源做准备。淘汰一部分过剩的煤电,不仅是整顿重塑煤电行业,也是为了给清洁能源腾出空间。

 

我国已承诺拿出其2014年GDP的70%在2020-2030年进行投资以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NDCs),作为全球低碳能源转型的领导者,力求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0%,并且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要比美国高出73%。

 

在碳排放等指标的压力下,煤电的发展似乎与新时代的方向格格不入。在看待今年的煤电去产能效果时,我想电价的上涨肯定没有去年的钢材那么夸张。但在新能源2020-2030年的时间轴上,电力公司仍然有希望在2017年底-2018依靠电价上涨改善盈利,回到健康发展水平。

 

特定制造与加工行业

金融危机以后船舶行业受创严重,库存高企、交付困难,在当前水平至少需要去掉30%的产能才能重焕生机。船舶制造的供应商,包括专业发动机、专业仪器仪表、导航设备、帆具、涂料、安全设备、卫生洁具、电气设备等都还要经历一番考验。

 

有色金属中的电解铝是首当其冲的讨论热点,由于去年铝价格的上涨,电解铝着实风光了一把。铜价由于全球大铜矿的罢工事件已经出现回升。在今年房地产投资回升和全球基建潮的带动下,有色金属依然有上升空间。

 

而建材方面,水泥和玻璃已经在2016年去产能的影响下于2017年2月份翻红,可见市场对中游传导的期待值也颇高,今年去产能工作重点落到建材行业上,想必水泥和玻璃在接下来的表现应该不会让人失望。

 

中长期来看,建材下游行业的需求也一直有支撑。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罕见重回8%以上,加上与2016年相当的基建项目和美国基建潮的上升,需求在全年都有一定保障,在期货市场需要警惕现在价格是否已经被资金捧的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