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谈农民救房

2016年10月15日   来源:钜派研究院

从故事开始。

 

故事一:小编曾经去过上海农民工子弟小学做义工,那段日子非常的难忘。所谓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当从报纸电视看到这一点时,和亲身体会是完全不一样的。小编周围的城市小孩,家里一个独宠,像小霸王一样。而农民工的孩子在这样的大都市中,好像显得格格不入,发文具的时候,好几个孩子怯生生的问我能不能给弟弟或者妹妹带一个。下学的时候就看到很多高年级的哥哥姐姐去接自己的弟弟妹妹,手牵手回家。回到的那个家,只有他们相依到晚上。你要问小编,农民城市落户,可以给这些孩子带来什么?教育。小编认为,教育是改变他们命运的唯一出路。读书是骗不了人的,虽然他们请不起家教,去不起补习班,但至少可以有身份在爹妈的身边,可以与城市的孩子享受相同的教育。不用在半孤儿状态的留守儿童与教育条件奇缺的农民工小学中艰难的抉择。


blob.png


故事二:小编认识这样的一个年轻人。家庭贫穷,但他自己养鸡养出了经验去了县里的牧校读了个中专。他从一个村骑了一百多公里自行车骑到城市边上的养殖场上班。其实,作为村里最年轻最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养殖场的老板提出开车去接他,他拒绝了。话不多,肯干活,日夜照看鸡,一个90后的男孩,半头的白发。你问他有什么梦想,其实很简单,希望自己落户城市,有自己的小日子过着。你要问小编,农民城市落户,可以给这个不像90后的90后男孩带来什么?希望。小编认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想,这个年轻人向往的,并不是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而是一个踏实的人生,一个可以奋斗的未来,一个自己的房子,一屋子的家人。


blob.png


政策之后。

政策发布之后,各大券商都从房地产行业的角度分析了政策的影响。一亿人进城的政策,是限一线放二三线,引导社会资金向非一线城市配置。希望一亿人进二三四线城市,带动这些城市的房屋去库存,稳定房价。

 

美国的城镇化在2010年就达到了80.73%,在美国没有户口这种东西,只要是美国这个国家的,没有户籍之分,只要你付得起钱,你可以在任何一个城市购车买房。而中国的城镇化如今只有56.1%。不说户口,举最简单的例子,我们打外省电话还要花长途费,而美国境内打电话是没有费用区别的。

 

现在的城镇化率,根据美国城市学者诺瑟姆提出的城镇化曲线来说,当城市人口占比重接近60%-70%时,由于城市病的出现以及交通的日益便利,将会有大量人群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引发郊区城市化现象。显然,我国也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

 

小编且不提国家出台政策是出于什么原因,单从农民角度来讲,如果国家提供政策是基于自愿的角度,那这至少是一个选择。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是缩小贫富差距的一个方法,虽然城镇化并不代表,进了城市的人可以买得起房,但至少从身份上赋予了他们这样的权利。这个社会,勤奋可以赚钱,快递小哥不比公司白领收入少,办公室职员不比外卖小哥挣得多,只要肯吃苦,可以努力,小编相信,谁都有活得好的选择。谁都有成为城市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