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过剩和流动性紧缩的时代,从M2看各类资产怎么投?

2016年05月30日   

钜派小编按:由于各国都在实行宽松量化政策,对于“资本过剩”这个词似乎不用解释过多。近期,人民币贬值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接下来是否会有流动性紧缩的情况出现?以及资产的价格将会呈现什么样的形势?我们且看以下分析。

 

2015年5月的牛市过去之后,贪婪的眼球便从市场表现的K线图移到了实体经济上来,确切地说,个体表现欠佳,我们总会试图看更大的趋势来预判下一步的走势。

 

l  结论一:  美国加息预期增加,但全球经济放缓,两者博弈,后者为营,避险增加,大概率利好黄金。

 

1. 全球经济放缓因为什么?

各个国家货币经济宽松,经济增长虽然有些数据非常好看,但实际上已经在趋缓。历史上来看,近期的经济增长有两股力量:

1) 新兴市场持续全球化。

2) 美国的技术。

 

对于第一点,新兴市场的持续全球化例如东南亚以及中国等,都在拉升全球的经济,但由于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在持续下降,由于中国的工厂都纷纷挪到东南亚随着中国的人力成本不断上升,这一块的增速也在减缓。

 

而美国的技术,在几年前,毋庸置疑,今年,印度的工程师、中国的互联网技术以及中国的互联网影响力不得不让我们在想这股力量是否还在继续前进。在BBC以及华尔街日报等等媒体,到处都能听到字正腔圆的ALIBABA这个公司。从PE市场的数据来看,对于科技的初创企业的投资,硅谷已不再是独霸一席之地的地位。中国在热感图上可以更清晰地表明其投资市场的热度。

 

这些都证明了经济放缓,货币宽松。

 

2. 美国加息因为基本面好么?

接着上述问题,对于西方的发达国家来说,已有经济学家在讲全球化在西方的效用并不是那么高,甚至已有全球化失败的标签出来,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甚至在大选以此为议点。原因是全球金融危机以及贫富差距的加大或者说不平等化,让政治以及相关经济组织在考虑全球化在西方是否是一个失败的举动。

 

分析FOMC释放出来的文件以及在IMF工作的流程来看,有些数据是真实的,而一些概率的计算是虚假的。耶伦在做一些决定的时候并不完全以为劳动力的就业率等数据简单得出结论,也可能一部分是因为贫富差距的加大不平等化造成的压力。

 

l  结论二:  美元的走势不仅取决于联储自身,更多取决于日欧央行动作,汇率波动或上升;人民币流动性将缩紧,各类资产估值被压制。

 

3. 宽松货币政策,M2/GDP说了个啥?

M2/GDP表明的是 以货币为媒介,讲的是货币在实体交易中所占的比例:

1)M2/GDP比值越高,经济货币化越明显。

2)金融深化程度,可以提供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流动性。

3)金融中介化的程度:由于M2是由银行放出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金融中介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程度。

 

但这个值并不是越高越好,美国较低,原因是美国的工厂并不在国内;而中国偏高,反而说明每单位的M2贡献的GDP较小,效率较低。

 blob.png

                                             

blob.png

 

且从上图中可以看出,M2/GDP的比值逐年升高。中国,确实是在一个资本过剩的时代。接下来,中国的流动性也将担忧资本外流等而缩紧。

 

各国货币政策开始接近于天花板;流动性将会收紧。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元的走势不仅取决于联储自身,汇率波动或上升可能更多取决于日欧央行收紧的相对节奏;在流动性趋紧的情况下,各类资产估值被压制,资产价格的风险上升

 

   ● 结论三:房产只有在频繁交易时,才会使得M2畸形,而大家的钱全都被圈在固定资产上。真正担心的是此种风险,而离一些城市的房产泡沫风险还远。

 

由于固定资产的比重较大,且固定资产折旧的速度比不上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那么因此,M2/GDP的比率过大有一部分是贡献于固定资产上的。所以,这方面不用太担心,但如果房产商品化了,在做频繁交易时,我们的资产流动性很大一部分就会在固定资产上,那么届时,其他金融产品的需求以及资金的流动性都会成了很大的问题,带来金融风险。

 

这也是国家为什么限购的逻辑,并不是为了炒高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