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债务周期,不玩勇敢者的游戏,玩对冲基金!

2016年05月12日   

      勇敢者的游戏?

 

      中国发生了几件大事儿,其中,关于债务,就是金融从业人员所关注的重点。中国央行(PBoC)用新的流程——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取代了月度贷款配额机制,以监测信贷增长。此举出台之际,中国总的信贷资金流(源自银行和非银行类机构)规模再次加大,以求支持经济扩张。

 

      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数据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至去年第三季度末期间,非金融部门的债务扩大了279%,如今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49%。这些数据并未计入最近几个月信贷的激增。中国各银行存在的目的就是以各种方式服务于国家——对少数股东的义务就别提了。

 

      有经济学家预测,又一个不良债务周期将要开启。今年4月,中国政府为了帮助清理不良贷款而设立的资产管理公司——华融(Huarong)和信达(Cinda)报出强劲的盈利增长,尤其是在不良债权业务上,重组贷款的年化收益约为12%,处置资产的回报率超过20%。2015年不良债权资产的总收购规模达到近4000亿元人民币(合614亿美元),比2014年上升了31%;卖家包括多家非金融机构和银行。1998年,在未能向一家外资银行偿付1.2亿美元的贷款后,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Guangdong International Trust and Investment Corp)成为中国首家正式破产的大型金融机构。自那次违约以来,外国投资者在进入这个危险的领域时小心谨慎。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缺少公平的竞技场,几乎没有以市场价达成的交易,也不存在明确的法治——尽管破产流程的透明度提高了。此外,下一个周期的严重性是否会超过上一个也尚未明朗。

 

      华融的业绩建立在上一轮债务周期不良资产的处置之上,这令CreditSights揣测:考虑到结构性放缓、改革国企和削减诸多部门长期过剩产能的痛苦过程,这样的业绩可持续性如何?许多问题资产来自中国的传统工业腹地,从东北的“锈带”老工业区延伸至内陆山西省的煤矿。目前还不存在会拖垮银行的流动性问题迹象。不过,也没有迹象表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会很快改善。

 

     玩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采用对冲交易手段的基金称为对冲基金(hedge fund)也称避险基金或套期保值基金。它是投资基金的一种形式,意为“风险对冲过的基金”。对冲基金的交易模式总结为4大类型,分别为:股指期货对冲、商品期货对冲、统计对冲和期权对冲。

 

      最早的对冲基金是哪一只,这还不确定。在上世纪20年代美国的大牛市时期,这种专门面向富人的投资工具数不胜数。其中最有名的是Benjamin Graham和Jerry Newman创立的Graham-Newman Partnership基金。

 

      1923年的小说《股市作手回忆录》在记载Jesse Livermore的辉煌成就时,描写了一种被称为“资产池”的投机工具,和日后所谓的“对冲基金”在形式和功能上极其相似。在Livermore之前, Bernard M. Baruch也经营过“资产池”,他后来另立门户,大发其财,被称为“华尔街孤狼”,还成了政治家。

 

      典型的对冲基金往往利用银行信用,以极高的杠杆借贷(Leverage)在其原始基金量的基础上几倍甚至几十倍地扩大投资资金,从而达到最大程度地获取回报的目的。对冲基金的证券资产的高流动性,使得对冲基金可以利用基金资产方便地进行抵押贷款。

 

      一个资本金只有1亿美元的对冲基金,可以通过反复抵押其证券资产,贷出高达几十亿美元的资金。这种杠杆效应的存在,使得在一笔交易后扣除贷款利息,净利润远远大于仅使用1亿美元的资本金运作可能带来的收益。

 

      谜一般的神秘!

 

      公开和透明,是对冲基金最讨厌的事情。这与它所建立的结构有直接的关系。以在位于维京群岛注册的对冲基金为例,他们可以使用任何合法的金融投资组合,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任意地点进行套利,而无需向任何国家或部门申报投资技巧和融资结构。

 

      金融危机使对冲基金经历了一场急速变革。十几年前,对冲基金圈是一个相对封闭狭窄的圈子,大家做的几乎都是熟人之间的业务,信任程度很高,根本不需要签合同就把生意做了。有时,仅仅是上午握个手,下午就把数百万美元打到了对方的账户之上。

 

      但恰恰这种荒诞般的神秘,成为对冲基金最本质的赢利特点。

 

     如蒙娜丽莎一般神秘的对冲基金来到中国!

 

      其实无非是三大原因

 

      一是渐渐国际化的人民币,逐步开放人民币资产的跨境流动,让中国部分的资产管理人或投资人提供大量走出去的机会的同时,也会给海外大量机构投资人和高净值客户提供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二是监管层和中国基金业对对冲基金的态度越来越开放,基金法正在不断修改和完善,这使得对冲基金所参与的二级市场会有更多的流动性,让对冲基金能真正发展起来。

 

      三是中国财富的增值。银行高净值客户管理着17万亿元的资金,而公募基金管理的资金规模才2万亿元,阳光私募也只有2500亿元,未来中国人的财富将会流向更有效和积极管理型的投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