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理财师
姓  名:
手机号:
所在城市:  --选择省份--
    --选择城市--
我已阅读并同意    《钜派投资用户服务协议》

客服热线 400-021-2428

x

合格投资者认定

钜派投资谨遵基金业协会的《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私募投资基金产品。

贵机构/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请承诺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条件。

即贵司/阁下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之一:

(一)本机构净资产不低于 1000 万元;

(二)本人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不低于 300 万元或者最近三年本人个人均收入不低于50 万元。

立即注册 登录
媒体报道

【初心·敬畏·担当 | 2022在合作与共创社会价值中一起向未来!】

2022年02月22日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HQMVMMkaE2Cn8Rw4DD4nFQ

2021年,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多国产业供应链遭遇严重挑战;供需失衡则加剧转型阵痛,以欧洲为代表的众多国家拉响能源危机警报。与此同时,中国发布“3060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外贸保持高速增长,新能源车迎来爆发式增长,北京证券交易所则正式开市,为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建立起扎实基础。


可以说,2021年是大环境复杂多变的一年,也是新兴产业机会迭起的一年。在风起云涌的资本浪潮中,我们对财富的本质有着怎样更深刻的思考与理解?政策走向和经济图景又将带来哪些机遇?在智慧与远瞻交响中,12月28日盛大召开的“顺风而呼,一起向未来 | 2021钜派投资集团年终云钜会”为观众带来了精彩而深入的分享!


1645499052(1).jpg


倪建达先生发表致辞时表示,钜派很感谢广大投资人一如既往的支持,正是投资人的鼓励和帮助,让钜派一路成长到今天。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细数这一年的历程,许多行业都面临艰难,房地产行业出台了400多项调控政策,“大而不能倒”的神话正在破灭;教育行业面临转型,职业教育却迎来发展机遇;互联网垄断的打破,让数字经济在法治轨道上规范健康发展。


今年某头部房企理财产品出现逾期,许多上下游相关企业与金融机构焦急等待解决方案的报道不绝于耳,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也引发了市场对房地产发展前景的疑虑。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房地产这个行业的体量非常大,排名前二十的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排名同样靠前,2020年全行业上下游对GDP的贡献占到15%左右,如果再将金融业等关联度较大的行业也算进来,贡献超过了20%,对整体经济影响巨大。


维护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我们看到进入九月份之后,房地产调控政策逐渐放宽,各项举措不断出台,其目的无外乎是推动行业健康平稳发展。2019年中央正式指出“要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方案”,同时也为工具箱准备丰富的调控手段。


九月份开始,政策风向从“打压”到“维稳”,未来是否会转向“鼓励”?2022年有可能会出现曙光,而房地产行业发展之路会越来越健康。


近期某头部主播的纳税事件,反映出当行业“蛋糕”越做越大之时,“规范”将成为进一步的要求。中央的政策制定与执行步骤是一贯的、连续的,我们不能再用经济发展初期的经营方式与思路,来面对一个不断成熟的市场、一个持续完善的社会管理系统。“企业家精神”,正成为从上至下高度关注的问题。“企业家精神”自身也在进化,从最初的“冒险精神”、“创新精神”,逐步拓展到“担当”,在公平的原则下带领更多人共同富裕。中国经济一定越来越稳健、越来越健康


一家公司或者一个项目能否为社会发展持续提供多方面的正向支持,始终是钜派投资逻辑的核心。即将步入2022年,钜派会继续为广大投资人寻找更加安全和持续成长的领域,怀着敬畏之心做投资决策,更期待投资人也一同参与标的筛选、研判的过程,一同分享时代红利。


1645499100(1).jpg



张国文先生向大家介绍今年钜派所取得的主要工作成果与来年展望。


2021年度我们做了什么?


截止2021年度第三季度,投资人整体分配约90亿,预计全年达到百亿分配规模。其中,70%左右来自地产项目,其他则来自股权与二级市场。在房地产行业经历跌宕起伏的一年,能有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主要是来自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


截止2021年度第三季度,钜派投资集团旗下管理的存蓄规模约340亿,其中,股权项目存蓄占比过半,二级市场和地产则占比略低于50%。


截止三季度末,集团旗下主体整体来看净收入同比上涨28.4%;人均募集量全年不断攀升,环比上升6.6%;整体募集规模同比上升7%;单客户交易额同比上涨34.5%,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客户复投率近92%,可以说,这是广大投资人对我们工作成果的一种肯定。


存续规模占比超5成的股权业务,在2021年为我们带来了底层投资标的“已有25家被投企业上市”的亮丽成绩。其中科创板12家,A股(除科创板)5家,港股及美股8家。随着这些公司陆续上市,不仅为股权项目的退出提供了更多可能路径,也为广大客户获取丰厚投资回报带来一定可能性。


2022年度我们将会做什么?


整体资产配置品类中主要将包含二级市场、股权、地产、公募与保险。


二级市场:下一年度将着力做大做强

过往钜派旗下发行、销售的产品中,二级市场占比很低,但随着二级市场团队的努力,整体规模已逾30亿,且与不少超百亿规模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已建立起常规合作。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深与各大头部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合作,为投资人建立起品类更全面、布局更合理的产品体系。


股权:做精做细

除了通过设立FOF基金加强与头部机构的合作之外,我们还会探索直接在硬科技、新能源、碳达峰碳中和、医药健康等领域进行布局。


地产:做稳做巧

做稳,即做扎实、做稳健,尽量降低产品各维度可能带来的风险。做巧,则是寻找机会型的,而不是选择规模化的投资标的。众所周知,与新兴产业热火朝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房地产可谓步入“寒冬”。不过,在偏悲观预期下,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不少被低估资产,接下来全行业有可能会迎来并购浪潮。如何在形势骤变中,运用多年积累的优势及专业能力在“一地鸡毛”中寻找“闪闪发光的金子”?这里面虽然有不小的挑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


公募与保险:继续发力

完善投资人的资产配置拼图,为投资人的财富守护力上加力。

1645499647(1).jpg

钜派投资集团于2018年开始探索“资产透明化”之路,并陆续推出多项“透明化”举措,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从产品立项、尽调、评审、投后等各个环节开始逐步向符合条件的合格投资者开放。


这项举措对整个行业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钜派旗下管理人管理的部分产品虽然也遭遇退出困难,但是钜派始终没有自融、没有资金池,这也是钜派敢于提出“资产透明化”的底气。


“资产透明化”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位投资人都知道自己的投资款去向哪里、被投企业的运作情况、如何退出,直至完成退出。钜派将“研、募、投、管、退”这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五个步骤对外开放,让投资人参与早期的透明复审会,并在中后期不断获得项目进展的更新。截至目前,不仅有数百位客户现场参与复审会项目审核,钜派还带领客户走进十余家知名房企,逾300名客户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亲身实地了解所投项目当前状况。


640.webp.jpg

另外,自2020年初,钜派投资集团上线“资产透明化信息公示系统”。从投前、投中、投后各环节向投资人披露透明化信息,投资人可查询的信息包括:募集阶段、投中管理阶段及投后清算阶段的相关信息,资金流转节点及风控协议签署状态等,清楚地知悉每一笔投资的去处和标的情况。2022年,钜派将继续夯实“投后透明化”这一块的工作。


1645499706(1).jpg

2021年,房地产行业可以称得上是跌宕起伏。如何理解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如何把握未来的房地产市场走势?易德资本执行董事钱卫一先生就此为大家带来深入分析。


1645499735(1).jpg



市场——寒夜冷雨


从全年累计数据看,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金额仍处于上涨状态,但增幅逐月收窄。


640.webp (1).jpg



根据公开数据,2021年1~11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58131万平方米,同比2020年1~11月份增长4.8%,比2019年1~11月份增长6.2%,两年平均增长3.1%;2021年1~11月份,商品房销售额161667亿元,同比2020年1~11月份增长8.5%,比2019年1~11月份增长16.3%,两年平均增长7.8%,全年超过17万亿的可能性较大。


不过,今年上半年与下半年市场热度差异极大,7月开始整体销量同比负增长。以一线城市为例,其一手房9月开始零增长,二手房从9月起进入负增长。而土拍市场各城市第一轮都很火爆,溢价率很高;随着政策监管趋严,第二轮则纷纷下降;第三轮集中土拍,我们看到规则已出现适度放松的情况


政策——暖日晴风


可以说,房地产政策框架已经基本搭成。政策框架只会小修,不会大动。


央行对近期地产风险正面回应,表明了房地产风险总体可控的态度,同时释放积极信号,进行房地产金融纠偏工作,房地产市场的资金面正在边际好转。


12月14日,央行报告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同比多增2000多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多增1100多亿元,开发贷款同比多增900多亿元。


展望——青山依旧


回顾本轮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可以分为内在原因与外在原因。



内因:

房企“高负债、高周转”的经营模式不适应行业的发展要求;

待还债务过高,市场、政策等原因造成房企现金流枯竭,引发信用违约事件。


外因:

市场下行叠加政府过度监管预售资金,原本政府仅需监管3000元/平米左右的预售资金(浙江需要监管3000×1.3倍),但某些地方将所有预售回笼资金都予以监管,使房企不能正常调用;

银行机械执行三道红线,开发贷不予发放或发放不足。



从近期政策吹风及同业交流发现,发现市场声音倾向于明年二季度行业开始回暖。观察已形成的房地产政策框架,不会有大的变化,而政策在具体实施时的上下尺度则为“房住不炒”和“防止硬着陆”。


目前行业正在经历一轮出清,出清节奏逐步得到控制,第三轮土拍部分城市表现不错,相关数据或许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市场的回暖态势。未来房地产行业的金融属性将弱化,而制造业属性则会增强


展望未来,目前行业正在经历部分出清,但瘦身后的房地产行业更健康,近17万亿的市场规模依然是非常重要的赛道,而小而精、低负债、稳健、非高周转模式的开发商将会是良好的交易对手


就投资而言,良好的项目质素始终是王道,但良好的项目需要挖掘,工业地产、农批市场、物流地产等“地产+产业”的泛地产模式,将有可能产生许多新的机会,也是接下来业务创新的方向。


1645499833(1).jpg


陈键先生表示,这三年来,钜派二级市场团队不断完善产品体系,已基本完成全产品线布局,帮助投资人做好资产配置与策略之间的切换。2021年,钜派二级市场所合作的管理人,其基金发行基本都“踩”到比较好的布局节点,大多数产品也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正收益。


长期以来,钜派二级市场团队坚持深度研究,通过对深入发掘不同类型的基金经理人,以及选择合适的发行、上线、募集的时间点,以期帮助投资人规避大的底部风险。另外,辅之以适度加仓、风格切换等精细化服务,力争帮助投资人获得满意的回报。


640.webp (2).jpg

640.webp (2).jpg



2019、2020年初,我们都推荐投资人多配置一些股票类资产,到了2021年初,我们很早就提出通过股票、CTA、雪球来进行均衡配置,其原因在于我们预判到市场行情复杂多变,而当时所谓的“抱团股”估值已经很高,因此也建议投资人做相应的调整。


展望2022年,投资人应关注流动性退潮时的超预期情况的发生,应秉持适度谨慎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之后,中美两国的复苏周期已经不同步,国际流动性退潮之余,国内经济则继续“以我为主”,“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对流动性保持中性甚至偏乐观预期。2022上半年资产配置仍以均衡为主,通过股票型、CTA、雪球、债券的合理搭配,来应对“宏观迷雾”,另外,也应采取长期投资的思路来穿越“宏观迷雾”。


另外,许多投资人在过去几年更多配置偏价值型的基金产品,我们也应看到,从国家整体发展层面,经济转型升级大势所趋,叠加控制宏观杠杆率,大规模的流动性泛滥很可能不会再出现,代之以对科技创新、共同富裕的高度关注。


在此背景下,股票型基金或许会走向“价值+成长”的融合,而专注于企业深度研究与价值挖掘的管理人有机会脱颖而出,这也是我们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1645499909(1).jpg

钱晓波先生在回顾2021年时表示,诸多“不确定性”充斥着资本市场,股权市场同样波澜起伏。那么,投资过程中我们可以抓住哪些“确定性”机会?


1645499978(1).jpg


上述五个维度所带来的确定性,也让股权投资迎来了黄金时期。面对股权投资,我们应抓住两个核心:


退出方面:退出渠道更加通畅




上市政策改革:科创板的蓬勃发展、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等,点亮了股权基金退出方向。


并购重组政策:并购重组政策逐渐进入“宽松期”,并购重组机制日益成为一种重要选择,也使得股权项目退出的渠道更加多元化。



投入方面:更多超跌优质资产




供给端:募资难度上升,机构可投资本量下降,投资竞争缓和,估值泡沫下降。


需求端:企业储备资金过冬,重视融资金额,下调估值预期。



2020年度钜派旗下产品底层投资标的共计26家被投企业成功上市


640.webp.jpg


2021年至今,钜派旗下产品底层投资标的又新增共计25家被投企业上市,另有一家拟于12月30日上市,连续两年取得不错的成绩单。


640.webp (1).jpg


未来,我们将继续为投资人寻找市场上的“白马基金”,同时利用资源积累获取一些S基金的机会,另外,我们也会借助各种渠道资源,为投资人提供确定性较高的Pre-IPO的机会,以期帮助投资人在资本市场取得更好的收获。


1645500103(1).jpg

在谈到公募基金时,郑琳女士向大家介绍,研究数据显示,国内高净值人士资产增值速度达到15%至20%,远高于GDP、通胀乃至国债收益率。地产由增长转存量,未来的居民财富蓄水池会在哪里?“做好资产配置”已成为越来越的投资人所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640.webp (2).jpg

2018年资管新规以来,财富管理行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公募私募与非标呈现此消彼长。预计2022-2023年,非标将彻底退出舞台,标准化产品已成为大势所趋


2021年末公募基金规模突破25万亿,同比增长27.2%,创出历史新高。截止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总市值占比达8.31%,市场话语权持续提升。仅过去2年时间,公募基金规模增长就达过去10年发展的体量,公募规模目前占高净值人士可投资资产超过25%。数据告诉我们,公募基金的崛起是监管引导、居民财富搬家、证券市场蓬勃发展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更有趣的是,数据显示,最近5年,个股收益中位数<主要指数收益<公募收益50%分位数(截止2021年12月,统计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公募收益)。随着全市场注册制的推进,未来股票供给(数量)不断提升、分化加剧,机构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对投资人而言,选择专业投资机构其实是赢率更高的策略。


1645500191(1).png


640.webp (3).jpg


钰茂基金的亮点:

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

自上而下配置+自下而上精选基金。


1645500243(1).jpg


严格筛选基金经理及相关产品,意味着钰茂的目标是成为“基金精品商店”,只将经历过时间考验的优秀基金产品推荐给客户。


2021年,是不寻常的一年,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秩序正在重组,中美两国也进入了长期的博弈的局面,疫情也将与我们长期共存,可以说,制度的红利时代已经过去了,共同富裕是必然的走向。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内正在由过去40年高速增长,转向未来20到30年的高质量发展,这个转向的过程中必然有很多不确定性,而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对于个人,都将面临很多调整,但同样孕育着很多机会。


2022年,是各行业、各板块开启新格局的一年,作为为超高净值人群服务的机构,我们承载了更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如何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如何提前布局,如何做到资产保值保全家族的守护精神和财富的传承,就变得尤为重要。市场中隐藏着的机会与风险无处不在,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机会,同时尽可能的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