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派投资谨遵基金业协会的《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私募投资基金产品。
贵机构/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请承诺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条件。
即贵司/阁下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之一:
(一)本机构净资产不低于 1000 万元;
(二)本人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不低于 300 万元或者最近三年本人个人均收入不低于50 万元。
品牌公关部特约原创 钜洲资产 平迎春/王葳
1. 为什么要选择金融科技这个赛道?
(1)从宏观看,中央已经明确抑制房价上涨(而不是过快上涨),炒房不合适,在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二级市场和汇市都承压。在经济周期处于低迷阶段时,建议选择超越周期,具有非常明显创新和价值创造的行业、领域进行布局;
(2)金融科技是新一轮IT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是一个长周期的大趋势,抗周期特征明显。因为大多是T2B的业务,看起来不是那么感性或性感,但实实在在地提升行业效率,对产业进行金融赋能,所以是一个大行业也是一个专业化非常强的行业,在专业投资的带领下有望打造较好的投资产品。
另外相信大家都对已故经济学人周金涛的周期论比较感兴趣,目前国内经济尚处于一个经济L型结构中,到底是否触底仍未核实,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经济环境的确让人不太乐观,避险情绪也比较浓,而近期布局的金融科技领域,形象点一个穿牛仔裤(tech),一个穿西服(fin),这两类人结合到一起其实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磨合过程,我们主要投资标的都偏向于B端服务,也就是T2B2C业务,抗周期性明显,并且我们的被投标的因为处于B端口,客户越多客户画像能力越来越强,造血能力会越来越好。
2、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点投资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行业经过过去5年多的探索、创新、融合与沉淀,目前已经处于一个行业前景一片大好、业务模式(盈利模式)较为清晰、竞争格局相对明朗、监管政策逐步到位的阶段,非常适合成长期投资逻辑,即寻找其中的头部企业进行追加投资,并通过合适的组合(部分近期申报IPO)来实现风险、收益和流动性的平衡。
另外一点需要解读的是,整个TMT行业(金融科技也属于TMT)的投资逻辑跟制造行业有很大区别,我们更希望在爆发前(拐点前)能够有精准布局,以期后面能够有指数型增长。TMT前期发展都是靠场景,流量以及数据这三个核心词来铺垫的,前期很多知名资本都参与其中,尤其是美元基金(红杉,IDG),但事实上,金融科技作为人民币基金的投资主题也就不到3年的历史(2016年年中),现在布局实际上是大雾开始消散但是仍未殆尽的阶段(如果都消散了,成长性也会变得很差)。
3、为什么选择创东方来投资这个方向?
(1)创东方是一家本土的优秀创投机构,之前和钜派已有很好的合作,在业内和钜派体系内部有良好的口碑;
(2)创东方是少数在金融科技领域具有长期布局和良好业绩的投资机构,在行业研究、投资团队、过往经验、项目资源等方面优势突出;
(3)在这个时点进行布局需要解决优质项目来源问题和优质项目组合问题,这需要非常强的行业资源和专业判断,包括对于一个“高”估值项目的估值水平是否合理的判断,以及根据基金产品的风格反向安排投资组合的设计能力。项目拟IPO与否只是基金组合中是否投资某项目时出于流动性判断的一个标准,而不是项目投资标准。对于项目的定性、定量判断,对于行业的专业性要求极高,目前市场上具有这类能力的团队非常少;
(4)这是目前市场上少有的专门针对这个领域采取成长期投资策略的人民币基金。
值得说明的是,这是创东方第四次跟我们钜派合作,这也是钜派历史上合作较多的管理人之一(2015年7月第1支军工一期开始),管理人尤其擅长军工(制造)以及金融科技(TMT)这两个领域。
创东方整体实力优秀,累计150+个项目投资,总募集规模预计今年会达到200亿元,目前以IPO形式退出的项目多达16个(超过正常10%的标准),总计有60过个项目退出(IPO,并购以及回购等)。在金融科技领域,创东方目前已经有22个项目投资经验,投出了类似慧择保险,企查查,白骑士,高搜易,东方财富,网宿科技,长亮科技等行业巨头。
4、相关政策风险的解读
(1)从业务的政策风险看,2018年上半年的“去杠杆+严监管”已经让市场知道监管的尺度,业务的政策风险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释放,也使得基金投资时谈估值更加从容。投资不怕有风险,就怕投资时没有认识到风险的存在。
(2)从IPO的风险来看,国内海外IPO政策不同,但基本上都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即国内支持科技型公司但不支持新金融公司(不要成为交易一方或者说资金方,只能提供技术等服务),海外IPO一直没有太大的限制。
大家在理解我们近期布局金融科技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将侧重点放到科技层面,我们是投技术更多,金融其实只是应用场景;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金融行业一直在整顿,互联网金融更是风声鹤唳,但是并不能影响技术发展的路径。尤其是今年3月份以来,香港联交所对高科技行业以及生物制药行业的开放态度,让越来越多的利润不高甚至是尚未体现的创业型公司上市融资,这也为后期基金退出提供更多元的渠道。
5、估值风险
管理人认为,金融科技作为一个大行业大方向仍处于一个快速成长阶段,且出现一大批业务模型清晰、实现规模化利润的公司,因此估值的合理性主要应该和成长性去比较。
在估值风险的管理上,首先,在资产配置上会做组合,包括成熟期和成长期;其次,创东方的专业能力和资源关系可以让基金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第三,管理人会审慎地评估每个项目的内在价值、成长空间,以及不同项目的相对估值,最终在市场上选择性价比较为合适的项目;第四,优质的项目估值会相对高一些,这本身也是合理的,但管理人会尽量避免过高估值的项目,以免出现之前市场上出现的一二级市场倒挂或跌破发行价的情况;第五,管理人更多从长期投资的角度去评估一个项目的合理估值区间。
深入一些,大家联系到现在比较让大家痛苦的一些网红项目,这实际上也是当前资本圈的常态。无论什么情况下低买高卖都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投资逻辑,否则一二级市场倒挂现象就像是现在的一手房二手房一样,让很多投资人会心寒。我们认为只要找准逻辑,在价值内低价买入为投资人守住底线并建立更高的安全边际,这才是最重要的。
6、退出风险
首先,管理人希望选择的项目以IPO退出为主,其次,管理人选择的项目希望是细分行业的优势企业。由于金融科技在业务上以“数据”形态体现,不同公司之间大量存在“数据协同”和“用户协同”,所以优质公司即使不能IPO也一般具有非常明显的并购价值(并购之后1+1>2)。
退出是股权投资核心,不管什么样的股权项目如果投进去只是浮盈,相信任何人也不会买单。创东方目前IPO退出比例10%以上,有近40%的项目能够通过IPO或者并购等手段退出。我们想说的是,创投,不管是VC还是PE都可以容忍错误,毕竟是风险投资,但我们也一直在强调风险、收益以及流动性之间的协调。
另外我们标的的明确性很重要,目前的投资标的接近80%均来自之前投资经历的积累,很多也都是丛林法则中活下来的公司,这些公司的共性在于价值低估、并有较高的成长性,还有很多都是有利润的公司。我们更强调投资的确定性,避免另起炉灶,毕竟现在C端口的流量已经变得非常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