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派投资谨遵基金业协会的《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私募投资基金产品。
贵机构/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请承诺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条件。
即贵司/阁下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之一:
(一)本机构净资产不低于 1000 万元;
(二)本人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不低于 300 万元或者最近三年本人个人均收入不低于50 万元。
1、二季度策略会
2018年4月12日下午在上海大学引力楼大报告厅,钜派研究院2018年第二季度策略会成功举办。发布会现场钜派集团副总裁兼首席策略官许戈总亲切致辞并为大家带来关于中美贸易战与2018年投资建议的精彩分享,干货满满。
随后研究团队就宏观经济与资产配置、房地产投资、财富管理行业、等方面进行现场解析;钜派投资认为,未来几年中国经济转型进入下半场,房地产调控依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预期仍然偏紧;长效机制建设的调控思路值得注意,2018年的房价将延续震荡;二级市场结构性行情将得到延续,未来A股也将慢慢向专业化投资方向转变。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大牛们为我们带来了什么精彩分享。
2、宏观经济与资产配置
宏观经济:经济转型进入下半场,房地产调控依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预期仍然偏紧。M2未来可能会一段时间徘徊在个位数,不排除美联储逐步加息后央行跟随。
资产配置:根据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案例,分析国外优秀资产配置基金的成功经验,包括:1、私募股权基金占比较大,2、房地产次之,3、固收比重较小。对国内投资者有一定借鉴作用。
二级市场:2018年4月为止国内沪深300估值在各大主要市场横向对比仍然较为便宜,中长期配置可以考虑。未来A股也将慢慢向专业化投资方向转变,非专业的个人投资者会逐步退出市场。
3、房地产投资
政策周期下房价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波动,而这种政策的周期性主要是发展经济与保民生的动态平衡。本轮的楼市调控与以往不同,政府降低房地产对于经济影响的意图明显,长效机制建设的调控思路值得注意,2018年的房价将延续震荡,买房的话建议观望,没有特别好的机会。
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投资,房地产私募股权基金及母基金将是很好的投资机会,专业的投资机构、债权转股权的大趋势带来的利好,不同于二级市场和其他股权投资,房地产股权有资产作为担保,投资风险很低,而收益相当可观。
图:楼市调控原因分析:经济与民生的动态平衡
来源:钜派研究院
4、财富管理行业
放眼国际,趋势变化之年
前几年,全球货币整体宽松,发达国家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到了2018年,美国发布的一系列关税、利率政策为全球市场带来很大影响,中美贸易战、美国央行带动全球央行逐步加息,包括地缘政治都或为全球经济和市场带来很大的波动性。因此,2018年是趋势变化过度之年。
保值和分散风险类产品仍受到更多欢迎
随着全球化新浪潮出现和金融知识普及对高净值人群投资理念的影响,2017年国内高净值人士的投资更加多元化。保险、私募股权基金和其它另类投资成为高净值人群在境内最喜爱的资产配置产品。
从境外资产配置的类别来看,由于高净值人士对境外市场的了解有限,也是出于分散风险,高净值人士的境外资产配置仍然集中在储蓄和现金、股票和债券类产品等主流投资类别。未来1-2年,预计高净值人士对境外资产以分散风险、保值为主的诉求没有太大变化,因此对保险及投资性房地产等相对保值的品种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偏好。
海外投资关注升温
随着境外投资的多元化,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加坡升温明显。考虑到子女教育、房地产投资机会以及温和的税收政策,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家境外投资热度显著升温,关注度相较于2015年均上升6-7%左右。
二代成员成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中坚力量
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渐成熟,投资体系越来越健全,手持大量可支配资产的二代成员更加愿意在市场中博弈长期投资产品。选择1年到5年投资周期的人占比超过85%,也直接证明“新二代”更注重投资的中长期回报。
家族传承正当时
随着第一代的高净值人士基本完成了事业奋斗期,积累了可观的财富,财富传承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已经渐渐超过了创造更多财富。与之相应的变化,是保证财富安全、子女教育、家族文化等主题,也日益成为中国富裕阶层的关注重点。
5、总结
钜派研究院2018年第二季度策略会成功举办,未来钜派研究院将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观点分享。集团快速发展是钜派研究院的支柱,在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媒体的关注下,钜派研究院的研究员们砥砺前行,与集团共同前进,研究水平迅速提升;未来钜派研究院的研究员们将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服务集团,服务客户。
免责声明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钜派投资集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声明:本文来源 钜派研究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
编辑:钜派投资集团市场品牌公关部